Forwarder存在的價值之一,就是幫客戶整合與運送相關的一切對應窗口,客戶不需要直接面對船公司/航空公司/報關行/卡車公司/海關/保險公司..等等,面對的窗口既然這麼多了,要再增加雖然很煩但也不是問題。因此forwarder的服務範圍非常的廣闊,除了運送貨品之外,還可以提供非常多額外的服務,例如幫客戶運出去的貨品包裝、打木樁,堆積在倉庫已久的貨品回收,協助製作commercial invoice, packing list…,當然也就可以從這些服務上面抽一點點成,用勞碌成就客戶的便利。額外的服務就依各forwarder或是業務自己的判斷加成,這章節僅討論最主要的服務的計價方式。
依貿易條件不同,forwarder報價的項目也有所差異,反之,只要看報價的項目即可判斷貿易條件為何。整體報價結構主要可切割為3大區塊:
- 出發地費用Original charges (起始國local charges)
這段費用發生在door to port(賣方工廠至出口港)階段,又稱為EXW charges 或 FOB charges,這兩個稱呼與貿易條件無關,僅以貿易條件代號代表出發地會產生的費用。
–手續費(Handling fee)或文件費(documentation):行情價,海運散貨大約新台幣1100~1600元HBL;整櫃近洋線約新台幣2100~2500元/BL;遠洋線約新台幣1500~2000元/BL;空運約新台幣600元/AWB。
–出口報關費(customs clearance)+數據傳輸費EDI(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)+鍵輸費CAS(clearance automatic service):僅於委託forwarder報關時產生。行情價,海運整櫃約新台幣1800元/每票或每櫃;海運散貨約新台幣1800元/每票;空運約新台幣240元/每票。
–特定地區傳輸/預先報關費(CC fee):此項費用僅於起始/目的地為以下特定地區時產生:
-歐盟ENS(Entry Summary Declaration)入境摘要報關單
-美國AMS(American Manifest System)自動艙單申報系統
-日本與上海AFR(Advanced Filing Rules) 24小時預報艙單制度
-加拿大ACI(Advanced Commercial Information)加拿大海關反恐艙單
以上費用都是上述國家隨便找個名目來騙錢用的,forwarder同情貨主所以均為實報實銷,不會加收利潤。約美金25~35元/BL。
–提貨費(pick up=trucking=cartage):依提貨地到港的距離、卡車噸數而定
–港口操作費THC(Terminal Handling Charges)
這項費用定義極廣,以海運整櫃來說,此費用即為吊櫃費(從港口岸邊將貨櫃吊掛至船上的費用),公定價小櫃(20’)新台幣5600元(若為Maersk則為5800元),大櫃(40’或40’HC)新台幣7000元。
若是海運散貨,則為THC就是裝櫃費CFS(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),行情為新台幣380元每W/M(下面會解釋W/M是啥)。
空運則為倉租(Storage或Airport Transfer),也就是貨品進到航空貨運站的費用。此費用依各家倉儲公司的費率計算,台灣目前四大家倉儲公司華儲、榮儲、遠雄、永儲費率基本上差不多,通常為低消100元,前三天,300公斤以下每公斤5元,300公斤以上每公斤另外再加1.5元,超過三天,每天每公斤再加2元。
–封條費(seal):僅海運整櫃需要,一櫃行情價約250~300元。
–機具使用費(forklift):僅海運散貨需要,行情價約50元每W/M。
- 海運運費O/F(Ocean Freight)、空運運費A/F(Air Freight)
這段費用發生在port to port(出口港至進口港)階段,又稱為DAP charges
–海運整櫃:
以櫃計價,一櫃在限重範圍內不論塞多滿價錢都一樣,超重的部分會收取超重費,過重的話則船公司不收,故要先了解貨重。
而貨櫃又分為許多種,每種價位皆不同,能裝的材積也不同。
最常見的貨櫃稱為乾貨櫃DC(Dry Container)或稱普通櫃GP(General Purpose),分為20尺(20’)、40尺(40’)與40尺高櫃(40’HC或40’HQ= 40’HighCube)
至於能塞多滿,就要看貨物是否在各種尺寸的貨櫃的內部尺寸之下:
20’約25CBM(平方公尺cubic meter)
40’約55-60CBM
40’HC約60-66CBM
其他類型的貨櫃有
RF=Reefer=冷凍櫃
RH=Reefer High Cube=冷凍高櫃
HT=Hard Top=硬頂(掛衣服)
FR=Flat Rack=平板櫃(裝超寬貨物用)
OT=Open Top開頂櫃(裝超高貨物用)
TK=Tank=油罐
還有其他更多種類,不一一介紹。
海運整櫃是依各船公司的報給各forwarder或co-loader(併裝業者)的費用來計價,相同出發點POL(port of loading)到終點港POD(port of destination),每個船公司(shipping lines)開的航線(shipping line)、停靠點、航程T/T(Transit Time)、直達或轉船(transfer)、提供的服務品質、船期包含結關日(closing date)、預定出發日ETD(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)、預定到達日ETA(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)皆不同,甚至每間船公司會收取的local charges如提單費、CC fee、封條費、電放費等也不甚相同,當然O/F更不同。
要注意的是,O/F不一定代表港口到港口(port to port)的費用,如果某些櫃場(terminal)在內陸點,例如船公司的報價為自中國重慶到美國丹佛,則船公司報的O/F就會包含自重慶櫃場到出發港口(如上海)的內陸運輸與美國到達港(如舊金山)到丹佛的內陸運輸。當然廣義的來說也算是port to port,如果把內陸點也定義為port的話。
至於價錢的取得,可以向船公司或co-loader業務洽詢,各船公司官網或船報僅能查詢航線與船期,價錢不公開。
海運散貨
以重量計價,重量又分為兩種:
- 淨重GW(Gross Weight或Actual Weight),單位為噸(ton)
- 材積重VW(Volume weight)=長x寬x高,單位為平方公尺CBM
淨重和材積重取其高者計價(chargeable weight),這個過程叫做W/M(Weight/measurement)
舉例:
貨重=400 kg/ 120x80x150 cm
則GW=0.4 ton
VW=1.2x0.8x1.5=1.44 CBM
CBM比較大,所以將以材積重計價
如果淨重比較大,則這票貨被稱為重貨
如果材積重比較大,則這票貨被稱為拋貨
價錢的取得,可以向co-loader業務洽詢,船公司不會報散貨價。
空運
同海運散貨,一樣取chargeable weight,只是單位有所不同
GW單位為kg
VW單位就是VW,算法為長x寬x高(cm) ÷6000
舉例:
貨重=400 kg/ 120x80x150 cm
則GW=400 kg
VW=120x80x150÷6000=240VW
GW比較大,所以將以淨重計價
空運運費有一個基本價稱為IATA rate,而越重的貨,其單價則越低。以台灣飛歐洲線2017年平均行情來說:
<45kg---------- (IATA rate) NTD 150/ kg
>45kg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NTD 90/kg
>100kg-----------------------NTD85/kg
>500kg-----------------------NTD83/kg
>1000kg---------------------NTD80/kg
空運有2種飛機,一種為客貨機(passenger),一種為貨機(freighter),兩種飛機都分為上下艙:
客機上艙(main deck)僅供載客
貨機上艙限貨高200-250cm
客機、貨機下艙(lower deck)皆限貨高150cm
空運尚有燃油附加費FSC(Fuel Surcharge)、兵險SSC(Security Surcharge)和依地區不同而產生的其他費用,因此廣義的A/F指的是全部附加費用的總和,而狹義的A/F則指純空運運費,為避免混淆,通常FSC、SSC、其他附加費不一一報價,而是直接寫成A/F all in報成一項費用。IATA(國際航空運輸協會)將世界分為3大區,每個區域的FSC、SSC依以下費率收費:
Zone 1:美洲
Zone2:歐、非洲、中東
Zone3:亞太
FSC:
Zone1, Zone2每公斤NTD 20元
Zone3每公斤10~15元
SSC:
Zone1, Zone2每公斤1.6元
Zone3每公斤0.6元
小帖士:單位換算
1CBM≒167kg≒35.315材
- 目的地費用Destination charges (目的國 local charges)
這段費用發生在port to door(進口港至買方倉庫)階段
–手續費:海運稱為D/O(Delivery Order) fee,D/O也就是小提單,整櫃約新台幣1600~1800元/ BL,有些船公司則是將D/O直接含在O/F之中,由於客戶端不會直接接觸船公司,不清楚O/F是否已含D/O,則此可能成為forwarder多一個名目收費的項目;散貨約1950~2050元;空運約400~600元。
–EDI:僅空運有,這裡的EDI指的是對航空公司的電子傳輸費,與origin charges裡報關費的EDI(對海關)不同,200元/HAWB。
–進口報關費:行情價海運整櫃約新台幣1800~3000元/每櫃,散貨1800~3000元/HBL,空運600元/HAWB。
–THC:同origin charges的THC
–送貨費(Delivery):同origin charges的提貨費
–稅金:任何國家在出口貨品皆不會收出口關稅,因此僅進口時會有關稅產生。而依貿易條件,僅DDP需由賣方支付進口關稅,一般情況下進口關稅皆由買方支付。Forwarder可先代墊關稅,且市場上不會在關稅上另加利潤,皆為實報實銷。Forwarder可先自網站上查詢或洽詢海關了解貨品的稅額,並透過commercial invoice了解貨價,以推斷稅額。然而實際的關稅是多少,皆由當地海關判定為主。稅金部分,有2個要點必須注意,第一是此項費用一般不做月結,forwarder只收現金,當一個代收代付的管道,除非真的已經熟到爆炸的客戶,才稍微比較有一點點極度微小的可能月結關稅。第二,在進口時,可能被收取2種稅金,一為進口關稅(duty),此項稅金依貿易條件可能為賣方或買方支付;另一種税為增值稅(tax),此項稅金不論貿易條件均為買方支付,若買方要求賣方支付,而賣方對於國際貿易也不熟悉時,forwarder可好心提醒賣方不要受騙,藉以提升自身附加價值。
以上各項價格均以台灣當地的行情為基準,各國依當地法規與市場情況可能會有不同的收費項目與行情。